本网讯(历社学院 苏莹、叶玫瑰)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赴四市城市公共文化调研团队于2015年7月12日抵达本次调研的第二站——合肥站。当年庐州名人云集,文化风流。现代的合肥是中国著名的科技城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历史名城,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安徽全省各市起着带头和推动示范作用。
7月12日上午,调研团队分别前往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徽省图书馆。在省博物馆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遇见了一位“中国好人”,已经86岁的冯春余老人。冯老是一名退休法官,他退休后致力于公共文化的建设,同时主动捐赠了自己的遗体,并鼓励周围的人克服自己的思想问题,捐赠遗体给那些需要的人。冯老的事迹让我们感动不已。此外我们还偶遇了一位安师大历史系的老校友,他也是安徽省教育厅的老领导。我们随即对这位教育厅的老领导进行了一场短暂而愉快的访谈。他对我们的调查问卷和调研课题作出了肯定,并且高度赞扬了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访谈结束后,他同团队队员合影留念,握手挥别。安徽省图书馆来往市民络绎不绝,在图书馆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到图书馆的市民。其中一位表示他是省图书馆的常客,周末无事就来图书馆看书休闲,并且图书馆经常性的举办一些文化展览,他非常喜欢。据工作人员介绍,省图书馆2014年的人流量超过百万,今年的人流量还超于去年,图书馆越来越火爆,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和陶冶身心的好去处。图书馆俨然成为安徽省的文化地标,是安徽省公共文化建设的成功典范。


7月13日下午,团队分散前往城隍庙、奥林花园、步行街、大学城四地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克服了炎热的天气,也克服自己的疲惫。合肥市民在了解我们的调查原因和调查目的后,十分热情的帮助我们填写了问卷,并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特色的公共文化场所,如李鸿章故居,包孝肃公祠,天鹅湖公园等。他们认为合肥省的公共文化建设越来越好。

公共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发展的必要手段。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像公共文化一样有全面,持久,深远的影响力。公共文化能够影响人民大众,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氛,维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合肥市正在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发展,同时这也为实现“中国梦”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