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师大赴皖社会组织管理调研团队 彭慧鹏)铺万里实践路,筑辉煌中国梦。结束了合肥第一天的调研活动,深深感受到调研工作的实属不易,烈日暴晒、被拒、碰壁,给我们实践路上铺满了荆棘,但这似乎并没有打磨到队友实践的积极和热情,反而给了我们更多的斗志和信心。7月14日,我们整装待发,继续我们的实践之旅。我们团队分为三个小队,分头行动,分别对合肥市的庐阳区、包河区、蜀山区三区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进行调研。太阳似乎赖上了这座城,变得炽热,骄阳似火,实践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首先,我们小分队一行人走进了庐阳区民政局,民政局负责人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并对我们说,行走在外,同学们也不容易,有什么要求和问题,一定一一解答。听到这句话,顿时感觉到亲切与温暖。认真填写问卷,积极与我们探讨,在谈到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上,他表示,庐阳区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善的,同时也在积极响应改革的号召,不断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的直接登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致力于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但他也指出了社会组织发展的通病,社会机构不健全,内部治理不完善,民主管理不落实,活动开展不规范,原有双重管理体制的掣肘下,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监管服务保障不清等。但他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其发展仍旧充满了信心。

首战告捷,给了我们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于是,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包河区工商管理局。负责人热情而又亲切,在填问卷的间隙,他对我们暑期实践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他说大学生的“课堂”并不局限于课堂,“走出去”更加重要。这不仅锻炼勇气和意志力,更有利于掌握与人交流的方式和提高说话的艺术性。他对我们说,我们团队研究的社会组织课题深入而有意义,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希望我们好好做下去,做出成绩,为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做出新贡献。

经过一天的实地走访和亲身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社会组织发展现状,成就与瓶颈并存的情况下,如何避短扬长,是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而在这一调研过程中,我们小分队一行人走过晨曦、赏过暖阳,奔跑的脚步从未停歇,汗水浸透衣襟、欢笑却总能萦绕耳边,肯吃苦、能奋斗,为共同的目标坚持、努力。看到明天,抓住今天,在宁静中奋进,在点滴中成长,行实践风,扬青春梦,携手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