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卢嘉鑫 林洁莹 新传学院 图/胡雨卉)2025年7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徽艺寻踪 歙技薪传”赴歙县传统技艺调研团队走进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黄山定潭村,探寻传统技艺传承。定潭村正以“康养+研学”为主线,将千年新安医学与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兼具诊疗体验、文化传承与实践教育的多元文化中心。
特色农业建设,农医结合促“研学”。调研队员走访当地重要的种植基地——黄山花辰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定潭村与该基地进行了深入合作,拟将枇杷、贡菊等产业转化为研学资源,构建“田间到课堂”的实践体系。在百亩大棚内,游客可参与白沙枇杷的设施化种植采摘,观摩贡菊从采摘到烘干的全流程加工,深入了解传统技艺的详细过程。

古村技艺传承,新安医学促“康养”。定潭村拥有国家级非遗张一帖内科疗法,成员拜访了张一帖传人——李梃,他结合自身诊疗经验,想队员们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医诊法传承现状、大众认知、科技融入等认识。定潭村大力弘扬中医文化,设立国医桥、中医文化公园,李梃也努力通过建立张一帖纪念馆、中医博物馆等方式大力弘扬张一帖中医文化。



据村支书张永峰介绍,该村依托15代传承的新安医学底蕴,结合“三个百亩”特色农业,即百亩大棚白沙枇杷、百亩贡菊、百亩鱼塘,形成“中医诊疗-药食同源-研学体验”的产业环。定潭村正申报“最美乡村”项目,拟通过文旅部门牵头,将新安医学技艺与贡菊、枇杷等产业进一步绑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张永峰说到:“我们希望让老技艺不仅活在典籍里,更要成为村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