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与社会学院 汪小倩/文 鞠治鑫/图)10月25日晚上7点,著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人文学院绿色世界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史及其对史学的创新》首席专家梅雪芹教授应邀做客我院知远论坛,为在场一百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环境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的拓展”的精彩学术报告。讲座由我院教授委员会主任解光云教授主持。

梅雪芹教授首先从若干个与环境史有关的英文词组引发人们的思考进入了讲座正题。梅雪芹教授首先介绍了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了其起源与发展脉络,并按时间线索梳理了环境史的变迁历程,使同学们对环境史有一定程度地了解。梅雪芹教授介绍道:美国环境史学会这一新的学术团体的成立,正式宣告了环境史作为一门新的历史学门类的诞生。随后梅教授从环境史对史学的贡献开始展开论述,通过对多本环境史相关著作的介绍,梅教授阐述了环境史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新知识、新观念,并提出了“择自然为题”“拜自然为师”“量自然之力”“以自然为镜”等系列新观念。梅教授以环境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的拓展为切入点,由环境史对“世界史”观念重塑的思考,提出了科研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概念上如何更新?”“观念上如何突破”,并对此作出了专业性解答。最后梅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的实践”,她表示,将环境史引进生态体系范畴,突破了历史学研究的固有领域,这一观点引起在场学生们浓厚的专业兴趣和深层次的学术思考。


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在场学生就“泰晤士河鲑鱼的绝迹说明了什么?”等问题同梅教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对于系列的专业问题,梅教授都一一耐心做了解答。之后我院世界史专业解光云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提出本次报告会的“三个魅力”,第一是环境史的魅力;第二是人格魅力,梅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着聆听报告的每一个人;第三是学术探究的魅力,生命是有限的,探究是无限的,未尽之处需要同学们的继续努力,希望同学们在历史学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开拓视野,积极进取。此次报告会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学术视听盛宴”,让同学们了解了最新的学术前沿。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此次报告会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