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二一一讲: 清末民国徽州的典业经营与社会生活——“荫余堂”信札的整理与研究(复旦大学 王振忠教授)

发布人:刘丽    编辑:刘丽 预审:韩家炳 终审:韩家炳发布时间:2024-06-03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曹恢毅 图/张晨)5月30日上午,应历史学院邀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振忠在文典楼B108报告厅作了题为“清末民国徽州的典业经营与社会生活——‘荫余堂’信札的整理与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学院院长刘道胜主持,百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王振忠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明清时期徽州典当的基本情况。他认为对于徽州典商的专门性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6年以后,王廷元、王世华、范金民及夏维中等利用文集和方志阐述了徽州典商的特点、发展及衰落,也有学者利用碑刻和文书研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典当制度、典业内部运作,对典当业者的社会生活所见不多,他便注意利用新发掘的史料加以探讨。接着,他开始阐述休宁黄村荫余堂的历史。并指出“荫余堂”意为荫及子孙。荫余堂是始建于康熙年间的四合五开间砖木结构徽派民居,至上世纪80年代因成员分散各处被废弃,1996年被整体搬迁至美国异地重建,如今已经有了网页。他强调在荫余堂史料中,黄子植的信件尤为重要。因私人信件的私密性及被认为价值不高,多阅后即焚,黄子植的大量信件能得以保留十分可贵。书信反映了黄子植的生平,生于1883年的他与长两岁的兄黄子贤同从典业,祖侄辈与黄氏家族、乃至整个黄村皆以典当为业,多活跃于南中国各地典当铺中。当时一些典业东家同时开有多家典当铺,职员以徽州人为多。之后,他讲述信件中“徽州朝奉”等典当业者社会生活。典当业竞争激烈,因此徽州人一旦失业,便亟须由他人代为推荐,同乡频繁相互汲引现象普遍。典缺有限,人事等级严格,一概以入行顺序论资排辈,除非有人病死或老弱告退才有缺递升,因此升迁缓慢。由于各行业竞争都激烈、业内升迁难不忍轻舍,因此很多人年复一年困守于此难以自拔。最后,王教授指出因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等原因,与盐商、木商并称为“闭关时代三大商”的典商逐渐衰落,从业者处境艰难,“典当先生吃四顿”的优渥生活一去不返。他们转而投身于茶叶和新兴近代产业谋生。讲座中,王振忠教授还向与会师生展示了《习业要规》、当草当票、业簿、分家书、诉讼案卷、讣告、代当及应谨文书等典商相关史料,鼓励大家继续进行研究。

最后,刘道胜院长作总结发言,他认为王振忠教授对徽州典业经营与社会生活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同学们应当学习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