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活动 > 正文
立土扎根,重塑民宿文情——赴天堂寨民宿调研团队深访村落民居

发布时间:2018-07-22   点击量:

本网讯(通讯员 兰锦)传承民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日前,共青团中央部署全团开展“青年大学生”行动,通过构建“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六位一体的学习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中入耳入心,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为坚定不移跟从党的领导,贯彻青年大学生行动精神,以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为切入点,历史与社会学院赴六安市天堂寨家庭旅馆向民宿升级转型条件机制调研团队深入大山村落,通过挖掘天堂寨当地家庭旅馆的文化元素,探究其向民宿转型的可利用条件,以重塑特色民俗文化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新动力,以促进产业兴旺、人民生活富裕推动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7月20日清晨,六安市天堂寨迎来近几日最高温,空气中弥漫着乡村特有的草木气息。团队成员不惧烈日,沿着小镇街道继续寻找家庭旅馆进行深度访谈。“你们是来住宿的吗?”正当我们徘徊在一家旅店门口时,老板探出头来向我们询问,团队便借此来到店中,向老板表明来意,而他也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

店主年近50岁,大专毕业,据他介绍,房屋的建设风格是自己和家人一起投入设计的,与镇上多数旅馆区别并不大,以饮食与住宿一体化管理模式为主要经营特点,以当地特色饮食文化吊锅与十大碗以及传统徽派三角建筑为独特元素吸引游客。在谈到向民宿转型的条件机制和对旅馆的未来规划时,老板表示曾经有意愿将天堂寨的民俗传统融入旅馆扩建设计中,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受到资金和专业性技术的极大限制,投入巨大的成本在短期内无法获得可预见性的收益,会对旅馆的经营造成极大损失;此外,尽管网络已然渗透家家户户,但受限于小镇传统农作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有效信息获取有限,他们很难了解到新时代年轻游客的需求取向,经营缺乏及时准确的市场机制指导,民宿升级道路面临着重重困难。

与旅馆老板告别后,团队成员前往村落上游由当地政府统一筹划建设的集体化民居——八湾八大碗深入探访。十七家外形特征相同的徽派民居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一起,集饮食、住宿、娱乐于一体,服务对象以旅行团居多,同时也接待少量散客。团队到访了其中几家民居,店里的阿姨大多表示自己的旅店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民宿,虽然十几家民居贯穿在一起,但单户个体的规模并不大,受人力和环境资源限制,也鲜少可以提供当地特色的农耕或采摘活动;而在提及扩建改造意愿时,店家摇摇头表示由于土地管理权经由政府掌控,个体户主基本没有自主扩建和改造的权利,但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他们可以在民居中融入特色农耕生产工具或手工艺品等装饰整体建筑风格,使旅馆更具当地民俗风情,以独特旅游文化打造品牌民居,扩大知名度,从而增进经济效益。

青年大学生行动强调要积极强化研学精神,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调研,提升理论研究水平。而此次三下乡赴天堂寨民宿调研团队亦是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基础,下基层深入探访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更丰富理论成果,从而以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团队调研征途收官在即,后续将进入资料编码整理与调研报告撰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