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6历史 李小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7月20日,我队来到此行的终点处——滁州。作为明早期泛文化的中间辐射点和明太祖朱元璋生地,我们希冀在滁州能找到相对完整的明代历史遗迹的综合介绍,带着这样的愿想,我们来到了滁州市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对之前在滁州地区的发现有了更系统完善的了解。如之前的明中都城遗址,午门是中都皇宫的南门,也是正门,石造基座(须弥座)上有龙凤雕刻。午门西侧保存有一段古城墙,一直通向西南角楼的遗址。西南角楼是明中都皇宫现存最壮观的遗迹。城墙从西南角楼继续延伸向北,经过皇宫西门——西华门,通向已毁的西北角楼,如今已有多处坍塌,但总体保存较好。宫殿遗址中有雕有云龙纹的石制建筑基础(云龙石柱础)。 中都城的许多地方还有砖雕,如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的券门以及各处的街道都雕有云龙、凤、海水等图案。宫殿的石栏、望柱上也都刻有浮雕或透雕的飞龙、舞凤、龙云盘绕等图案。清康熙时,诗人张宣登中都鼓楼赋诗云:“飞甍画栋连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踏春人踞最高颠,灯光散落千门里。
此外,明中都皇城是中国古代最豪华富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段足以与北京紫禁城城墙相媲美的古城墙,至今屹立在安徽省凤阳府城镇西北。史料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此兴建明中都皇城,只是开工6年后,因故叫停。从遗留的巍峨古城墙身上,今人依稀能见当年明中都皇城的气派,而近段时间,安徽省文物部门对明中都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大量的残存的墙基等遗址,让这座豪华都城的轮廓更趋清晰:据文物部门考证,整个中都皇城的面积比北京故宫还要大12万平方米。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发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主席说过: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这次实践结束了,可这只是我队调研脚步阶段性的结束,我们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秉持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发扬其历史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