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活动 > 正文
【护航计划在行动】2025级历史学专业召开大学生冬季成长护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编辑:韩雪 预审:宫超 终审:廖仲明发布时间:2025-10-31   点击量: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护航学生健康成长,10月30日晚,2025级历史学专业召开了以“冬季成长护航”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班会,聚焦宿舍安全、交通安全、防止电信诈骗、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安全教育课。

筑牢宿舍“防火墙”,守护一方平安。韩雪老师首先围绕宿舍安全展开讲解。通过展示因违规使用电器引发的火灾案例图片和视频,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小火亡人”的惨痛教训。她详细讲解了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严禁使用热得快、电炉、电热毯等违禁电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并强调了人走断电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预防宿舍盗窃、保持卫生整洁、营造和谐室友关系也进行了提醒,引导同学们共同维护安全、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

绷紧交通“安全弦”,谨慎校园出行。韩雪老师通过案例分析敲警钟,让规则意识驻心间。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多,道路湿滑,能见度差,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主题班会上,老师结合地域和校园周边交通特点,重点强调了冬季出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们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步行时切勿低头看手机,注意观察路况;雨雪天气尽量选择防滑鞋具,避开结冰路面。针对骑行共享单车或电动车的同学,特别强调了减速慢行、不载人、不抢道的重要性。同时,再次普及了乘坐合法交通工具、远离“黑车”的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同学们将“安全第一”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上下学路途平安。

织密网络“防护网”,提升媒介素养。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班会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网络谣言、不良信息、网络暴力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老师教育同学们要文明上网、理性发声,不让“开腔”变成“开枪”也不要让“键盘”变成“剑盘”。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在网络上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要学会辨别信息真伪,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合理控制上网时间,防止网络沉迷,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擦亮防诈“识骗眼”,守住钱袋子。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极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主题班会将此作为重点环节,详细剖析了诸如“刷单返利”“冒充客服退款”“平台转线下交易”“虚假购物”“注销校园贷”“冒充老师或熟人借钱”等常见诈骗手法。通过播放反诈宣传片、分享真实受骗案例,生动揭示了诈骗分子的套路和话术。老师反复叮嘱同学们: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务必下载并启用“国家反诈中心”APP,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时刻保持警惕,牢牢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此次“冬季成长护航”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效覆盖了学生冬季学习生活的多个关键风险点。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班会,深刻认识到安全无小事,进一步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自护技能。我班将持续深化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宣传教育,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全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