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活动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第四站︱历史学院赴歙县古民居调研团队前往西溪南村、潜口镇 开展调研活动

编辑:吕永鑫 预审:宫超 终审:宫超发布时间:2023-06-29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 李玉杰 周敏)6月24日,安师大历史学院赴歙县古民居调研团队前往西溪南村、潜口镇,对西溪南古村落和潜口民宅博物馆开展古民居保护和利用情况调研。

上午,团队前往西溪南村,分两组进行实地考察。团队随机采访了数位当地村民并参观了潘爷爷的民居。从潘爷爷那得知,太平军和湘军在此一战之后,当地民居三分之二被毁,这处民居建于这次战乱之后,解放以后改为公社,自己就在社里工作。2000年左右,个人花了两万元从公交社手里买下来,房子由公宅变成私宅,后来又花了大概20万元进行装修。房子保存完好,变动不大,内部依循老房子的布局和构造,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固了一番,像房梁、柱子等材料还是原有的。后院还有一面明朝遗留下来的单墙,历经风雨一直屹立不倒。据调研,西溪南的古民居数量很多,大多已经由屋主进行过改建,要么供自己居住,要么以开民宿、开餐馆、开商店等形式加以利用,村内游人如织。从外部和内部来看,这类古民居经受岁月的侵蚀较少,稍作装饰就能为之一新。少数原汁原味的古民居内部基本都已倒塌殆尽,多为政府或富商购买,屋主已迁至别处。政府挂牌保护的古民居不多,有的被市政府列入“百村千幢”工程,有的被区政府列为“特色历史建筑”。政府对当地的古民居实行严格的管控,村民要想改动自家古民居得到上面的批准。团队发现西溪南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两个资源禀赋,将厚重典雅的民居变成古色古香的餐厅、民宿、商店,打造具有徽州特色的旅游服务业态,让古民居充满人气,让古村落焕发活力。

下午,团队前往潜口镇参观潜口民宅博物馆。据了解,潜口民宅博物馆分为明代建筑群和清代建筑群两个部分,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汇集了来自歙县境内不宜就地保护的二十四座明清建筑。团队首先进入明园,探访了荫秀桥、方氏宗祠坊、乐善堂、善化亭、司谏第、苏雪痕宅、方观田宅、罗小明宅等十三处建筑。随后,团队进入清园,探访了畊礼堂、古戏台、程培本堂、汪顺昌宅、万盛记、谷懿堂、诚仁堂等十一处建筑。经调研,馆内古民居除了极少数商业化,其余几乎空无一物,还有新建的小店铺用于售卖各种小商品。馆内古民居基本保存完整,些许有轻度破损,如墙灰、梁柱外表脱落等。队员们细细聆听、驻足欣赏、用心感受,充分体会这些地域建筑的魅力。但大家普遍认为,这些单体建筑脱离了原来的环境,就好像大树失去了根基,游客难以深入体悟其中包含的历史底蕴。

西溪南村和潜口民宅博物馆古民居的保护情况较好,且有效与旅游业相结合,体现了“优先保护、活化利用、以用促保”的发展思维,既促进了文化繁荣,又推动了经济增长,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