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师大首页
今天是:

梁仁志副教授

发布时间:2014-10-20      作者:      审核人:     浏览量:

 

个人简介:

梁仁志,男,19804月生,安徽长丰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后。兼任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徽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明清史、徽学、中国古代教育史。

 

主讲课程:

明清史研究、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教育史、历史文献学与信息检索、环境与人类社会。 

 

主持项目(部分)

1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科举革废与清末民初乡村教师群体转型——以徽州为中心的考察2012度,项目号:COA120171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2014年度,项目号:2014T70184

3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2013年度,项目号:2013M540193

4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课题“《陶甓公牍》点校2010年度,项目号:1008

5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重点项目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问题研究2007年度,2007jqw028zd

6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变革与继承:安徽教育近代化研究2013年度,项目号:SK2013A076

7、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徽州社会近代转型研究2008年度,项目号:2008sk080

8安徽师范大学培育基金项目“近代以降徽州乡村社会变迁研究”20122012xmpy005

9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首批重大项目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子课题2013年度,项目号:FRZD201304

 

参与项目(部分)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乡村教育变革研究2010年度,项目号;10BZS039第一参与人)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商业经济发展与教育变迁2003年度,项目号:03czs003第一参与人)

3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课题“《休宁碎事》校注2012年度,项目号:1208;第一参与人)

4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课题“清代徽州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2007年度,项目号:0708;第一参与人)

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徽商的近代转型及其困境2010年度,2010sk089zd;第一参与人);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千年徽州家谱与社会变迁研究2011年度,项目号:11&ZD094;参与人)

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2013年度,项目号:13&ZD088;参与人)

8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清代徽商资料丛编2005年度,项目号:200510121003003;参与人)

 

论文成果

1《明代捐纳与官学教育的衰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从“为民争利”到“与民争利”:1936年的祁红统制》,《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

3《加强近代徽商研究刍议》,《光明日报》(史学版)2009117(第一作者)

4《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的特色》,《安徽史学》2008年第5期;

5《明清侨寓徽商子弟的教育科举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第一作者)

6《明清徽州的绅商——兼谈明清绅商和近代绅商之不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7《清同治年间的旌德宾兴——兼与绩溪宾兴的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

8《徽商与明清徽州藏书业》,《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第一作者)

9《明清徽商捐纳之风及其原因和影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0《明清徽商发展与儒学的变化》,《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1《继往开来的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1215(第一作者)

12《一部探索居住有韵文化的力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115日;

13《徽商重教兴学风尚漫谈》,《安徽经济报》200628日;

14、《明清晋商与徽商对儒学科举不同态度的原因浅析》,《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2(第二作者)

 

著作成果

1《话说徽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台湾时英出版社2007年再版;参编)

2《魅力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参编)

3《环境社会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参编)

4《安徽通史·明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参编)

 

奖励(称号):

1、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

2、博士论文《徽商的近代转型及其困境》被评为首届“安徽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