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2020级历史学类 许刘栋)为促进师生间学术交流,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2021年4月1日晚7点,历史学院于花津校区财务处二楼报告厅举行“花津河畔话历史”第五讲,由青年教师张庆路博士做《西北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介绍》报告。历史学院副院长丁修真教授,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刘萃峰博士,2020级历史学类全体本科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主讲人张庆路博士详细介绍了出土文献对古史研究的意义以及西北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历程,并以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等为例详细阐述了当前学界对西北汉简的研究成果。为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张庆路博士对“甲渠侯官遗址”出土的两枚简牍残片进行了释读,就简牍文献研究方法做出了详细说明。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分别就传类文书制度、西北汉简出土地点、玉门花海所出“汉代七棱觚”等方面提出疑问,张庆路博士给予耐心解答,刘萃峰博士就“觚”及汉代简牍形制问题进行补充,现场师生互动氛围热烈。


“花津河畔话历史”系列活动,是由历史学院青年老师们自发组织的学术研讨活动,旨在促进师生间学术交流互动,帮助同学们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学术成果,后期会结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继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