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与社会学院)2015年10月30日—11月2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新校区召开。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苏州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澎湃新闻网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学者应邀参加此次学术盛会。

10月31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金铮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常建华教授致开幕词,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卢建荣教授、厦门大学刘永华教授和武汉大学陈锋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围绕“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主题展开。开幕式后,会议分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多样性、物质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物质性与地方社会、城市生活和医疗生活与文化等七个专场展开讨论。会议论文超越了传统断代史的局限,时间段上自夏商周时期,下迄民国时期,尤以明清时期最为集中。会议论文内容广泛而丰富,举凡民众生活的吃、穿、住、用、行,如凤冠、衣冠、枕头、鞋、身体、车、鹅、茶、理发、儿童玩具、收藏、酒、鱼、砚、园林、致意礼等,均有涉及,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民众日常生活中多彩的画面。
此次会议主题“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全面反映了社会史研究的前言问题,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会议提交的论文质量高,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证研究,且创新颇多,集中体现了日常生活史领域的重要内容。
我院青年教师康健博士作《近代祁门茶农、茶工生活状况的考察》的学术报告,对茶农、茶工的劳动时间、工资待遇及其与地方社会秩序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此次学术盛会的召开对于推进中国社会史领域的专题研究,尤其是有关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的全面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