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一二一讲:清代海权观与海疆政策演变(厦门大学 王日根教授)

编辑:刘丽 预审:刘道胜 终审:刘道胜发布时间:2020-12-03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与社会学院葛俊超)“知远论坛”第一二一讲于2020121日晚19时在腾讯会议平台正式开讲。厦门大学王日根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清代海权观与海疆政策演变”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院长刘道胜教授主持,我院及其他高校师生近400余人在线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日根教授首先从海权(sea power)的概念切入,分析了它的起源及其背后蕴含的政治色彩,介绍了近现代的海权观念;认为海权概念的兴起,与西方近代海上霸权有关。在此基础上,王日根教授剖析了中国传统的边疆观,指出历代经营边疆的的根本政治目标和原则是“天下一统”,即不仅是中原的统一,而且还应该是“抚有四夷”的政治大一统,而中华文化亦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王日根教授又借此分析了古代中国重陆而轻海的传统观念,认为历代王朝并未将海疆纳入边疆经营中,海洋观的确实给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可乘之机。与此相适应的,则是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深入人心,海洋生活方式被逐渐放弃。

其后,王日根教授具体分析了明代的海疆政策,认为因国际形势的变化,明立国后海疆治理已经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因中央和地方均不了解海洋,故各种海疆政策往往难以达到目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具体而言,因不明确海疆区域的定位,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与地方的意见分歧较为严重。不过,在历代王朝中,明初的政策仍具有开篇性质,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代海疆政策也应当作为透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在导引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窗口。

接来下,王日根教授重点剖析了清朝的海疆政策,认为乾隆以后的海洋意识较为普遍,并逐渐将海岛纳入行政管理范畴。而且,随着西方势力在洋面的活动,外洋作为中国管辖区的权利亦得以显现。在此基础上,王日根教授分析了清朝水师的职能,并与美国进行了对比。其后,王日根教授又以乾隆六十年的海盗治理的实践为中心,重点分析了清中后期的海疆政策。随后,王日根教授分析了近代以后面对西方侵略的海权观与海疆政策,认为在西方坚船利炮下,部分有识之士积极利用国际海洋法则与列强进行斗争。最后,王日根教授以胡里山炮台为中心,论述了晚清的海防政策和海疆观念。

讲座结束后,我院师生与王日根教授进行了热烈互动。刘道胜院长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王日根教授的学术报告虽以明清为中心,但具有长时段的宏观视野和东西方对比的全球观念,特别是对当前的中国海洋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