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八十三讲:城市史研究——课题方法、检讨与展望(台湾“中研院” 刘石吉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7-11-14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与社会学院 陈攀攀)2017年11月11日下午,台湾“中研院”人文社科中心与近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台湾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兼任教授刘石吉先生应邀来到我校,在历社学院二楼会议室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城市史研究——课题方法、检讨与展望”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学专业主任丁修真主持,我院近百名师生参加聆听此次学术报告会。


    刘石吉教授首先从个人求学、科研经历谈起,结合台湾的历史地理,讲述了中国文化中的籍贯观念,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宏观角度漫谈传统城墙都市的特征。刘教授以地图为例,讲解了“等级城市”的概念,他表示城市是有等级的。随后,刘教授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详细讲述了中国城市等级的发展历程。他强调中国传统城市是行政环节中的一环,是地区行政中心。
    随后刘教授提出欧洲的城市自治观念,探讨了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港口城市体形成的影响。接着又详细讲解了中国古代都市与城墙,探析了城墙在古代的作用与在现代的桎梏,并通过分析了“城市”这一名词的古今变化,再一次讲述了“城市”的功用。紧接着,刘教授又从城市角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西方古代城市角色的不同,他强调中国古代没有城市优越感,古代中国的大城市没有垄断文化。刘教授最后表示,进行城市研究,需要深入城市内部到各个阶层,而城市研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在讲座尾声,刘教授面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详尽的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刘教授用幽默的表达给在座师生进行了一场浓缩而又精彩的城市史研究报告。而通过本讲座,大家对中国历史上的城市与城市文化,对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实际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