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二三七讲:澳大利亚历史上的失败英雄形象再考察——以维多利亚探险队为中心(首都师范大学 乔瑜副教授)

编辑:刘丽 发布时间:2025-10-11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钟欣颖 图/李新月)2025年10月9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乔瑜莅临我院传学开讲。本次讲座以《澳大利亚历史上的失败英雄形象再考察——以维多利亚探险队为中心》为主题,讲座由世界史专业副主任成振海主持,韩家炳副院长、赵辛阳老师等60余位师生到场聆听。

乔瑜老师长期致力于澳大利亚史、环境史方面的研究,并先后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此次讲座主题是乔瑜老师在这一研究领域上的新思考,讲座内容共含五部分。

乔老师首先介绍了问题的研究缘起,她发现澳大利亚民族国家建构历史上“失败故事”转为“英雄叙事”的现象,并以奈德·凯利(1855?—1880)和一战期间建立的澳新军团为例,详细叙述了前者如何由最初的消极形象转为英雄形象,最终成为澳大利亚民族国家建构记忆的过程,进而引出这一形象转变的原因及其作用的讨论。之后,乔老师以比前两者发生更早且后人研究更为不足的维多利亚探险队的故事为核心,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析。乔老师首先运用当时产生的丰富的笔记、图片、数据等资料,尽可能详实地复原维多利亚探险队的筹建、穿越澳大利亚南北的“悲惨”过程。阐释了该探险队最初被冠以失败形象,但很快成为殖民者的代言人和澳大利亚人精神象征的原因。随后,乔老师进一步分析了澳大利亚“失败英雄”形象诞生的历史背景,并从学理和史实层面对澳大利亚“失败英雄”形象进行了解构。乔老师认为,澳大利亚“失败英雄”形象的历史叙事是种族主义的男性精英叙事,它掩盖了殖民者与土著之间的合作、跨文化交流、知识创造与挪用。与此同时,维多利亚探险队队员的丧生是多种偶然因素凑合而成,探险队的悲剧结局恰恰与对土著生态知识的误解与误用有关。乔老师还指出,澳大利亚“失败英雄”叙事所体现出的浪漫主义的国家祭祀特点,并不能正视、解释作为偶然性悲剧的探险之旅。

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城市史与民族国家建构、史学论文的写作范式、澳大利亚的民族国家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乔老师结合自身研究一一进行解答。最后,韩家炳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并再次对乔老师的莅临和学术分享表示诚挚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