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一七四讲:形象史学方法论的近代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中玉副研究员)

发布人:刘丽    编辑:刘丽 预审:韩家炳 终审:韩家炳发布时间:2023-06-08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 /史孝武 图/钟毛迪)6月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形象史学》主编刘中玉应历史学院邀请,在花津校区文典楼中国史教研室B401做了题为“形象史学方法论的近代传统”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学院教授李琳琦主持,2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刘中玉首先回顾了近代中国历史学研究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历程、梁启超等史学界代表人物的学术理论和政府设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等学术机构的历史史实,他提到,当时的国史编撰既担负着“史学救国”的大义,同时也有在文化、学术上与西方、日本相抗衡的意思。随后,刘中玉详细介绍了李大钊、郭沫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的古史研究,以及马衡、郭沫若与容庚等人在美术考古学引入中国后进行的理论引进和形象学方法论的构建。他谈到,郭沫若的形象学具有注重材料鉴别、注重整体研究、注重方法而非把方法作为目的这三个特点。接着,刘中玉以《中国历史图谱》、《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书籍的编纂项目工作为切入点,指出形象文化史研究对于中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已成共识,上述两项目不仅培养了一批形象史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还将以郭沫若、张政烺、沈从文等为代表的的老一辈学人所开拓的形象史方法论传统发扬光大,而形象史学也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他着重从沈从文的家世背景、生活经历、个人感悟等方面,详尽地讲述了其开展学术研究的经过,以及其研究方法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他认为,沈从文将辩证分析、联系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文史研究必须和文物结合的体悟统合之后,形成了从实物形象出发进行比较探索与综合分析的新工作方法。在此种工作方法的引领下,沈从文不仅形成了形象材料的范畴意识、全面和发展的文化观,而且在方法意识上也从传统史学研究中的历史通观转向了联系与发展的辩证唯物史观,更是由此生发出诸多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见解。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顾颉刚的民俗研究、影视史学等诸多学术热点。最后,他强调,研究方法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对史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和跨学科的实践, 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和提升史学研究的品质。今后在进行史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理论方法的选取,更要重视语言文字的阐释。

 

交流环节,与会同学纷纷提问,“影视史学中的影视作品选取有何标准?是否可以随意选取?”,“怎样理解‘诠释学的一切前提不过只是语言’这句话?”刘中玉结合自身学术经历给予了细致的解答。最后,李琳琦作总结发言,他提到,“本次讲座对形象史学的前世今生做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梳理,其中蕴含的诸多治史方法和理论都极具启发与借鉴意义,大家应该予以重视”。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