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一三四讲:明代诏敕的赍送和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 陈时龙研究员)

编辑:刘丽 预审:梁仁志 终审:梁仁志发布时间:2021-05-11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 史先梅/文 章娟娟/图)2021589:00知远论坛第一三四讲在历史学院二楼会议室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科研处负责人、古代通史研究室主任陈时龙研究员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明代诏敕的赍送和传播”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丁修真教授主持,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陈时龙研究员对诏、敕进行基本概念界定,同时就敕和敕谕的区别为切入点展开叙述,敕为任命或差遣官员时用以规定其职权范围的文书,以“敕某某”起首,以"故敕”结尾,识以“广运之宝”,以龙文缘边黄纸书,由于任毕缴进,现存量少;敕谕用于赏赐、优奖、戒饬、准许承袭、约束与保护等一般性事务,以“皇帝敕谕”起首,以“故谕”结尾,载体或为金龙笺,或为龙文缘边黄纸,或为其他纸张,识“敕命之宝”或“广运之宝”,保存下来量稍多一些,十份左右。

陈时龙研究员将实录与版画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明代诏书开读过程、诏敕传播的必要性、明朝时诏敕的颁行频率、诏敕赍送出京及其目的地。陈时龙研究员主要讲述了诏敕在府州县卫所间的迎接和赍送,指出明代诏敕传播的第一阶段是由专门的使臣从朝廷送达南京、南北直隶各府和直隶州、各省、都司,具体负责分遣使臣的机构为礼部;诏敕抵达开读后,将会沿着行政的及军事的政区组织继续向下传播,各省巡抚、巡案派人继续送往各府,而都司、留守司等机构则将诏敕送往下属的各卫;之后各府派官员或者府学生赍送至各县,或由各县派生员至府领诏回县;诏敕到县后,还会继续赍送往至各个巡检司,必要时颁至里甲。陈时龙研究员总结道,明代诏敕的传播,显然是循着其官僚体系而向外不断延伸,从中央到南京礼部、各省(都司)、南北直隶的各府及直隶州、直隶卫,然后由省到府、由府到县、再由县到巡检司,乃至最下至里甲,体现皇权对明代社会基层的不断渗透。由于这些诏敕的内容都希望尽可能地公开,所以文书保密不重要,重要的是仪式的隆重与神圣感,使无论多僻远的府县都能感受到皇权尊严。

讲座结束后,陈时龙研究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交流,耐心细致地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和困惑。丁修真教授在总结中提到,此次报告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第一,调动史料的能力,将图片、版画、实录、方志、《使东日记》等史料合理运用,弥补和丰富了课题研究;第二,本次的报告虽然聚焦于明代诏敕的赍送和传播,但是可以扩展出许多其他的议题,如“皇权不下县”、复原文书流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