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与社会学院 芮雪)2020年12月28日晚上18:30,“知远论坛”第一三〇讲在腾讯会议平台正式开讲。北京大学周飞舟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我院方青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共200余人在线、集中参加了此次讲座。

周飞舟教授指出,从2015年11月在中共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经历了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全面完善,即路、水、电、网、房等的修建;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实现了要素的流动与人员的外出;第三步即实现乡村产业发展,而这不仅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战,也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战。
周飞舟教授通过例举湖南永州江华县、湖北宜昌五峰县、河北阜平县、甘肃省定西渭源县这四个地方的产业扶贫实例生动指出,以往乡村产业发展的难点是缺资本、缺市场和缺技术,但现如今的发展瓶颈则是“人”问题,具体包括劳动力管理问题、产业扎根乡土问题、产业生态的多样性问题以及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家庭生计问题。因此,乡村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实现乡村振兴首先需要通过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城镇、中心城镇和县城为核心包括农业、副业、工业、旅游和服务业的产业带体系;但除此之外,如何解决劳动力问题即“人”与人的“伦理”问题才是更为关键的,这就需要建设乡村共同体,加强乡村治理与乡村文明建设,实现从城乡二元对立到城乡融合的转变,努力形成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新局面。
讲座结束后,周飞舟教授对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方青教授做出总结:在我国14亿人口大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和可以照抄照搬的经验,因此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周飞舟教授本次报告内容精彩,条理清晰,值得广大师生学习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