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感恩母校,共勉前行”——2005届历史学本科班同学返校聚会

发布时间:2015-08-28   点击量:

    本网讯(2005届历史本科班校友石庆波)携师恩奋斗十年,返母校共话发展,8月8日-9日,历史与社会学院2005届历史学本科班的37名校友,从全国各地回到阔别十年的母校,开启了主题为“感恩母校,共勉前行”的返校聚会活动。

    8月的芜湖一改平日的骄阳似火,朵朵云彩降下的雨水带来阵阵清凉。8月9日上午,校友们重返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历社学院会议室,与昔日师友举行师生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李琳琦教授、历社学院院长徐彬教授、院党委副书记胡悦超老师亲切接见了同学们。汪福宝教授、施兴和教授、刘际钢副教授、欧阳跃峰教授、庄华峰教授、沈世培教授等授业恩师参加了座谈,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愉快而深情的交流。

    十年前,同学们带着母校的荣耀和恩师的教导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了十年的奋斗岁月;十年后,褪去稚嫩的年轻人怀揣着对母校的感恩,与当年的师友共话精彩人生。座谈会由2005届历史学本科班班长张静娴主持,徐彬院长代表学院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首先对各位返校的校友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学院十年来在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徐院长还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继续保持对母校的关心与支持,并在对外交流与项目合作方面,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

    李琳琦书记首先介绍了母校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和今后的发展规划,随后又从自己的乡音入题,类比了故乡与游子、母校与校友的深厚情谊,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共鸣。最后,李书记祝福同学们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人生幸福。裘士京老师饱含深情地劝勉同学们踏实做事,他说,历史的力量就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积淀,学历史的同学们了解了这一点,做任何事情终会成功。汪福宝老师讲述了自己与病痛斗争的经历,嘱咐同学们爱惜身体,保持健康,这才是人生一切的基石。庄华老师提出,“三好”人生是要实现“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子女成才”,与同学们共勉。欧阳跃峰老师幽默诙谐地回顾了和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刘际钢老师不仅能够记得当初所带实习小组同学的名字,甚至还能记得他们的学号,让同学们激动不已;施兴和老师和沈世培老师和大家一同回忆了当初上课时的情形,并祝愿同学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会上,同学们难掩内心的激动和感慨,也纷纷发言,向母校和恩师汇报了自己十年来的奋斗经历,追忆了四年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向母校的领导和恩师的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聚会期间,在学校校友办的大力支持下,同学们在食堂重温了当年共进午餐的温馨场景,重返当年上课的田家炳教育书院8103教室,重新点一次名,重新上一次班会课,重新拍一张毕业照,重打一场篮球赛……同学们走在熟悉而又陌生的校园中感慨万千,在聚会晚宴上,师生共同为无悔的青春、流逝的时光、荣耀的师大,频频举杯,对母校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杯中酒和眼中泪……

    聚会结束后,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朋友圈热火朝天地分享着聚会的照片和感受,依依惜别的留恋溢于言表,大家一致同意,5年后,期待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