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朱晓华、王施琦)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育人项目内涵,历史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利用寒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理论宣讲,知行合一
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统筹布置“七个一”寒假作业,要求学生党员至少开展一次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让伟大精神植根在学生的心田,为他们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为提升宣讲效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党委副书记宫超作为芜湖市青年讲师团成员,和支部党员一起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采用多种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扩大受众辐射面,营造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青春共读,品味经典
寒假期间,同学们认真研读学院推荐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习近平用典》《平易近人》《苦难辉煌》等相关书目,自行寻找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文献、书籍和所学专业相关的书籍。手捧《梁家河》,静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书中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中,回望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逐步坚定信念的过程,感受滚烫的赤子之心。同学们在书香墨痕中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阅读沉思中获得真知灼见,并撰写深刻的学习感悟。
文化传承,绚丽缤纷
弘扬“年味”民俗,促进文化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开展了第八届“年味随手拍”摄影大赛,鼓励同学们结合家乡特色的民风民俗、年味年俗,开展微视频和摄影创作。同学们举起相机将丰盛的年夜饭、喜庆的红灯笼、绚烂的烟火、圆圆的团子一一定格,用发现美的眼睛探寻家乡特色文化,用生动的画面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志愿服务,奉献社会
学院号召同学们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就近就便积极参与公益服务、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师范类专业特点和优势,利用互联网媒介开展“双减”课后服务、“云支教”线上教育帮扶等活动。同学们走进社区,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完善贫困农户资料,参加乡村春晚组织活动,参与防火宣讲活动,在奉献中学会担当,在互助中收获感动,在友爱中感受社会,在身体力行中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职场体验,亲身实践
学院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返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兼职锻炼等形式,引导大家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助力家乡发展,铭记党的奋斗历程。他们化身超市收银员、快递小哥、商场导购员,甚至自行摸索成了路边的摊主,通过丰富多彩的亲身实践,在劳动中感受生活的不易,在挫折中踏上成长的征途,在坚持下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同时也增强了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历史学子们充分利用假期在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使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