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林生海,男,安徽颍上人,博士(PhD),主要从事敦煌学与隋唐史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2004-2008)、首都师范大学(2008-2011)、日本广岛大学(2011-2016)。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点点长。兼任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日本京都大学“中国中世写本研究班”会员等。
二、主讲课程:
中国古代史(必修课)、简明中国古代史(校选课)、中国古代文化史(院选课)、敦煌吐鲁番文献研读(院选课)、中国社会史(研究生)
※招生情况:每年招收中国古代史硕士生(一名)、学科历史硕士生(两名左右)。
备注:a.指导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生、论文选题方向偏重:(1)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敦煌民间信仰。b.有意报名的同学,请在通过复试后,将个人简历、毕业论文或一篇代表性习作,发到本人邮箱linshai562163.com,不接受临时报名及通过他人的推荐。
三、主持科研项目:
1.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魏晋南北朝卷子课题。
2. 2018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出土文献与敦煌民间信仰研究”免于鉴定结项。
3.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敦煌民间信仰文献整理与研究”在研。
4. 2022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重点培育项目,在研。
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外道形象研究”(17BF102)、国家社科基金“宋以后中国传统农学的发展及现代转型研究”(22BZS038)等多项。
四、近年发表论文:
1.《唐宋敦煌民间信仰の研究》,日本广岛大学综合科学研究科纪要Ⅲ『文明科学研究』第11卷,2016年。
2.《日本杏雨书屋藏四种敦煌本<佛说父母恩重经>再研究》(合作),《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13集,2016年。
3.《从“归去来”到“大圣变”:唐宋时代净土信仰的一侧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7卷,2017年。
4.《金山國の背景に見られる敦煌の山岳信仰》,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敦煌寫本研究年報》第11号,2017年。
5.《<颜氏家训>教诲子孙务本崇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0月20日第1313期。
6.《敦煌寫本<降魔變文>と西域宗教》,《敦煌寫本研究年報》第12号,2018年。
7.《南北朝官学与童蒙教育初探》,《童蒙文化研究》第3辑,人民出版社,2018年。
8. 《“百鬼夜行图”与日本的妖怪文化》,《文史知识》2018年第12期。
9.《中华童蒙文化传承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综述》,《童蒙文化研究》第4辑,2019年。
10.《敦煌本<十王图>与北斗信仰》,《敦煌寫本研究年報》第13号,2019年。
11.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初探》,《“双一流”背景下的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12.《金山国背景下的敦煌山岳信仰》,《敦煌文学艺术的多维诠释》,巴蜀书社2022年。
13.《唐代家产继承研究:以杏雨书屋藏羽53号敦煌文书为例》,《中国区域文化研究》2023年第1辑。
14.《安徽博物院藏北凉<千佛名号>研究》,《敦煌写本研究年報》第17号,2023年。
五、整理:
1.《2016年日本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郝春文主编《2018年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集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2.《日本学者三夷教相关论著目录》,同上。
3.《2022年日本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2023年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集刊》。
六、翻译:
1.翻译,《<太平广记>译注(二十四)》,富永一登主编《中国学研究论集》第32号,广岛中国文学会,2014年。
2.翻译,白须净真撰《森安孝夫〈东西回鹘与中央欧亚大陆〉》,刘进宝主编《丝路文明》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3.译注,那波利贞撰《唐抄本<杂抄>考:有关唐代庶民教育史研究的一手资料》(上),赖永海主编《宏德学刊》第9辑,2018年。
4.译注,那波利贞撰《唐抄本<杂抄>考:有关唐代庶民教育史研究的一手资料》(下),《宏德学刊》第10辑,2019年。
5.翻译,水谷真成撰《“一铺”之意义:变文演出方法试论 》,蒋寅主编《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译丛》(第1辑),2019年。
6.翻译,谷口明夫撰《<资治通鉴证补>考》(合译),《国际汉学》2021年第4期。
7.翻译,日本《孟子》学著作提要(上),香港《中华孔学》2021年第4期。
8.翻译,日本《孟子》学著作提要(中),香港《中华孔学》2022年第1期。
七、著作:
1. 参编郝春文主编《中华大典·经济典·土地制度分典》均田制总部,巴蜀书社2013年。
2.《中国童蒙文化十六讲》,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23年。
八、奖励:
1. 2009-2010连续两年获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奖励。
2. 2011年获首都师范大学一等学术奖学金、优秀毕业生。
3. 2011年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
4.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位一体:构建新时代历史学实践育人体系”,省级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排名第九。
5. 安徽师范大学学科后备人才,2021年。
6.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拔尖人才,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