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17历史学 李粤君)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7月9日上午9点30分,历社学院赴宏村、棠樾村实践调研团队在修整了一晚上之后,迎着宏村的早雾开始了一天的调研。
上午,宏村还下着小雨,撑着雨伞漫步在宏村的路上,南湖前入眼的皆是绿色的荷叶和湖水,随处可见写生的学生,我们也跟着游客们穿行在宏村的小道上,见证着宏村的南湖书院,见证着宏村的汪氏宗祠,见证着宏村著名的三雕。实践得真知,亲眼见过的历史遗迹,远比网络图片带来的冲击更大。一上午的参观让我们惊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午经过短暂的午休之后,团队开始进行走访调研。队员在走访询问当地土著居民过程中,了解到宏村目前的商业化程度较高,很多土著居民都已经搬到村外居住,目前留下来的都是景区商户。传统的宗祠是宗族精神的寄托,是家族集会、祭祖、议事以及婚嫁的场所。如今,在经济发展的洪流面前,文化的保存收到了极大地冲击,宗祠的传统作用也已经淡化。

经过一个下午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宏村现阶段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使得文化保存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这始终是个问题,而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现实带给我们的反思,更加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