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 张晓雪)6月25日下午,历史学院赴歙县古民居调研团队陈平安、张晓雪、李玉杰、曾晨4人前往徽商大宅院开展古民居保护和利用情况调研。

据了解,徽商大宅院又名“西园”,目前是当地著名景点,其中汇集了散落在全县范围内二十余座濒临坍塌、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明末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建筑,为组合式宅第群体。整座宅院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完美呈现了明代建筑简约舒展、清代民国建筑雕饰细腻的特征,集中反映了徽商宅第融居住、休闲、教化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特点。宅院主人历经二十年实现复建,现今共有宅第二十六座、房屋数百间。曾吸引《大祠堂》《新安家族》《小城往事》等电视剧剧组来此取景,让远隔千万里之外无法前来一饱眼福的观众折服于皖南建筑的独特魅力之下。

一进门,团队立刻惊叹于整座宅院的宏大精美。院内马头墙层层昂起,飞檐翘首、庭阁桥榭、牌坊宅第浑然一体,一处一景,美不胜收。技艺精湛、图案生动、极具立体感的徽州“三雕”(石雕、木雕、砖雕)精品更是比比皆是。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先后参观了惟善堂、中和堂、衍庆堂等古民居,感受到了徽商在明清时期积极回馈家乡的赤忱热情,领略了徽商在徽派建筑上不遗余力的匠心巨制。团队针对参观的游客进行访谈,其中有位阿姨还分享了她的观赏心得,“徽商大宅院内部建筑散发厚重的历史气息,较完整、精确地复原了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特征,保留了水墨江南的乡土韵味,值得一游”。

徽商大宅院典雅精致的徽派古民居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让每一位来此探访的游客沉醉于它的古朴之美。景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做法,有效推进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