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郑小春,安徽省巢湖市人。1992-1996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2007年,在安徽大学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6年、2011年,先后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1996-2019年11月在巢湖学院工作,2019年12月调至安徽师范大学。现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徽学研究会理事。获各类荣誉十余项,2013年入选第九批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二、主持项目
1.主持安徽省教育厅2018年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gxbjZD41);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政治变动与明清徽州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15JJDZONGHE001);
2.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明清徽州诉讼文书与社会秩序研究》(2010sk483zd);
3.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徽州民事诉讼研究——制度、社会与文化的视角》(09CFX010);
5.主持2013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6.主持2014年安徽省首批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纲要》课名师工作室。
三、主要论文
主要从事明清史、徽州区域社会史及法制史研究。独撰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期刊(集刊)论文:
1.《开豁为良与徽州小姓的家族建设——以祁门溪头坞江姓为中心的考察》 ,《清史研究》2020.1;
2.《封山育林与晚清徽州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对<禁山簿册>的考察》,《社会科学》2017.12;
3.《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古代文明》2016.4;
4.《清乾隆朝谱禁与徽州宗谱之重修实践》,《史学月刊》2016.7;
5.《谱牒纷争所见明清徽州小姓与望族的冲突》,《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6.《<洪武四年祁门县僧张宗寿户帖>的发现及其价值》,《历史档案》2014.3;
7.《徽州诉讼文书所见清代县衙门判词的制作》,《社会科学》2013.10;
8.《道光六年詹考祥著<灾赈刍言>》,《历史档案》2013.2;
9.《明初徽州里老人理讼制度刍论》,《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3.6;
10.《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宗族:以祁门沙堤叶氏为例》,《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11.《明清时期徽州谱牒的编修、防伪与秩序维护:以民国<清华胡氏宗谱>为中心》,《社会科学》2012.8;
12.《清代的基层司法审判实践:苏氏诉讼案所见》,《清史研究》2012.2;
13.《由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中国农史》2010.4;
14.《清朝代书制度与基层司法》,《史学月刊》2010.6;
15.《太平天国时期的徽州团练》,《安徽史学》2010.3;
16.《从徽州讼费账单看清代基层司法的陋规与潜规则》,《法商研究》2010.2;
17.《里老人与明代乡里纷争的解决:以徽州为中心》,《中国农史》2009.4;
18.《从清初苏氏诉讼案看徽州宗族内部的矛盾与分化》,《史学月刊》2009.3;
19.《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安徽史学》2009.2;
20.《清代徽州的民间合约与乡村治理》,《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1.《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治理:以祁门康氏为中心》,《中国农史》2008.3;
22.《汪氏祠墓纠纷所见明清徽州宗族统治的强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