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为推动楚文化深入研究与传播,湖北荆州举报了首届楚文化节。作为楚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4月8日—9日,由长江大学、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了“第五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历史学院青年教师王少林博士应邀参加了本次讨论会。
王少林博士做了题为《太阳巫仪:<天问>“一蛇吞象”试解》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分析了《天问》中“一蛇吞象”的神话象征意义,是太阳巫术仪式的呈现,并进一步阐发了楚文化与东南地区太阳神话之间的关系。
据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湖北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日本名城大学等海内外的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围绕楚国史、楚文化考古与研究、屈原、楚辞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安徽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是楚文化的重要地区,寿春曾作为楚国最后的王都,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学院积极参与这些重大问题的讨论,扩大了同国内科研院校的交流,有利于历史学院相关研究主题的拓展与研究队伍的建设。
4月11日,王少林博士又应邀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开展了题为《上博简<容成氏>“官而不爵”与战国时代对史前“社会公仆”的历史记忆》的学术讲座。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的200多名师生参与。
在讲座中,王少林博士指出,恩格斯《反杜林论》对于观察早期国家官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上博简《容成氏》所见从“官而不爵”到“爵而行禄”的转变,是中国早期国家从史前时代的“社会公仆”向“社会主人”转变历史记忆的呈现。讲座结束后,王少林博士就师生们所提出的古史史料的可信性、层累说等问题与广大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历史学院鼓励青年教师与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支持走出去、引进来,进行学术的互动与交流,将不断推动历史学院学科建设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