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2021年7月9-11日,厦门大学主办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跨学科与国际化”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数十家高校和科研单位代表莅会,我校历史学院院长刘道胜教授应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
如众所知,由厦门大学老一辈史学家傅衣凌教授开创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影响深远。今年是傅衣凌教授诞辰110周年,本次会议的举办,旨在表达对傅先生的悠远思念和学术追随,也为了学界交流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
刘道胜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安徽师范大学张海鹏教授、王廷元教授等创立徽商研究团队,至今走过了四十年历程。梳理徽商研究脉络,离不开傅衣凌先生更早关于地域商人的研究所作出的贡献。傅衣凌先生不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地域商人研究的拓荒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傅先生就发表了徽商、洞庭商、闽商、陕商以及龙游商、江西商、武安商等诸多成果。20世纪50年代,傅先生又将日本学者藤井宏发表的长篇论文《新安商人研究》译介到国内,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徽商研究发展。他认为,傅衣凌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远见卓识和取得的宏富成果,离不开先生国际化、跨学科、多元参证的学术实践,弥足珍贵,值得总结和传承。
刘道胜教授还提交了《明清徽州赋役征收中的图甲自催和图差追比》一文参会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