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傅新球教授应邀赴京参加“历史与记忆——二战史专题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5-07-30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与社会学院)2015717日至1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和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与记忆——二战史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紫玉饭店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来自美、法、马来西亚等国内外4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用学术研讨的方式反思和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我院世界史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傅新球教授应邀与会。

17日,会议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教授主持,副校长周建设教授、历史学院郝春文教授、世界史学科负责人徐蓝教授分别致辞。我国世界现代史奠基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齐世荣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有关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主题报告,批评了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抗战的漠视和偏见:“许多西方著作对中国抗战一字不提,或者轻轻一笔带过,或者胡说八道。”齐先生的发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其后,大会发言阶段,北京大学的徐天新教授、华东师大的郑寅达教授和北京大学的王立新教授代表老、中、青年学者作了主题发言;来自美国世界史协会和法国史地学会的两位学者也分别就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法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抗战书写作了报告。

  本次会议是近年来少有的老中青三代二战史学者共同参加的全国性大型二战史研讨会。除89岁高龄的齐世荣教授外、张椿年、徐天新、张宏毅、李巨廉、王斯德、张象、姜桂石等老一辈研究二战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学者也参加了会议,大会期间,他们与中青年学者一起分组进行交流。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60余篇,平行分三个小组共15个小节,分别就“二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有关二战的历史书写”、“二战记忆与纪念”、“抗日战争研究”、“战时宣传”、“外交与军事”、“大战与社会经济研究”、“苏联与二战”等7大专题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研讨,傅新球教授作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女性解放”的发言并担任“大战与社会经济研究”小组学术讨论的点评专家,其发言与点评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肯定。

18日下午的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前所长张椿年研究员、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会长李世安教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副会长张晓华编审分别就中国二战史的编纂、反思战争责任、加强二战研究等话题做了主题发言。最后,梁占军教授就会议筹办和会议召开情况作了说明和总结,并表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值得不断的深入反思和研究。通过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增进了我院教师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扩大了我院世界史学科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