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三十八讲:游侠:概念史和社会史的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彭卫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5-04-24   点击量:

    本网讯(历社学院研究生会 刘骏丽)第五届中韩学术年会“儒法思想与东亚区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四月在芜湖召开,我院作为承办方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史研究》杂志彭卫主编于4月19日上午来我校花津校区圆形报告厅作了题为“游侠:概念史和社会史的观照”的学术报告。院长徐彬教授主持报告会,学院老师、历史学本科专业学生和研究生100多人聆听了报告。

     彭卫主编首先指出游侠群体有别于西方的骑士阶级,具有中国本土性特征。其后通过史料记载的游侠故事,详细的说明了在游侠出现之后,就存在着对其形象和历史的不断重建;存在着政治性、艺术性、学术性三种意义上的历史想象。在报告过程中,彭卫主编以“何谓游侠”为起点,考察了游侠源头与特性,并深入到国家社会秩序层面剖析游侠的生命历程。最后,彭卫主编由评说游侠延伸到看汉代史家的社会公正观,提出了“‘善’显示了历史学的伦理性,它是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历史意识的道德高地,它的存在构成了认识和理解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精神世界”。彭卫主编以“游侠”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历史具象为研究切入点,揭示出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其深入浅出的讲述,尽显史学大家博学睿智的风采,同学们在讲座后纷纷感慨道,这种以小见大的历史研究视角正是我们需要借鉴学习的。

    在问答互动环节中,彭卫主编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详细地分析了游侠与刺客、日本武士以及日本浪人的相似与不同,使同学们更清晰的了解到游侠的中国本土性。报告会的最后,徐彬院长做了简短而全面的总结,认为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寻找有研究意义的历史素材并进行系统的学习对在场的各位同学都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