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论坛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远论坛 > 正文
第六十二讲:农业技术经济史发微——江南传统生态农业中的风水技术(苏州大学 余同元教授)

发布时间:2016-06-07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与社会学院 吴皓 马晨皓)5月27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所所长余同元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农业技术经济史发微——江南传统生态农业中的风水技术》专题讲座。讲座于下午2:30在圆形报告厅第一会议室举行,刘道胜副院长主持了本次讲座。


    余同元教授分别从农业气象堪舆技术、农田水土堪舆技术、作物生克堪舆技术三个方面,给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学术讲座。余教授指出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是某一区域根据自然资源、生产特性和生活环境而采用的多层次复合型农业生产方法和生活方式系统,核心内容是农业生产中生态技术方法和检验标准的构建。传统农业风水主要指乡村风水师将风水学与农学原理有机结合,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相应技术和标准,追求生克消长、生态循环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有机结合并产生最佳效益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和家族村落生活方式。农业风水技术系统是农业生态体系和堪舆理论体系的统一,不仅体现为传统的生命之道和生产方式,而且具备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要素。江南传统“形家”“地师”,专门从事农业堪舆活动,观察“生气”在水土中的运行规律,从土与水之关系来探讨水土改良问题,从土与草木之关系来研究增强土壤肥力问题,从作物生化制克之关系来研究立体种植问题,从四时气化流行观察来进行农业气象预测。这些农业风水技术体系的组合、复合与化合,构成了江南传统农业风水中的生态技术模式。最后,余教授总结道,传统风水堪舆学蕴含了人类追求上风上水的生产之道、生活之道和生命之道,形成一种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技术模式,指导人们解释环境、改造环境和适应环境,认真总结科学转化,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有积极作用。


    讲座结束后,余同元教授认真、详尽的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最后,刘道胜副院长对余教授百忙之中不辞辛苦莅临我院与师生交流表示感谢,并希望我院同学通过这次讲座可以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