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陈睿 图/蒋静怡)2025年10月22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名誉会长、《唐史论丛》主编、文化部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杜文玉应历史学院邀请,于花津校区文典楼B416会议室作题为“唐五代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历史学院教授朱德军主持,学院4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杜文玉教授明确本次主题聚焦唐宋社会变革这一核心议题。他指出唐宋社会变革的关键节点并非传统认知中“自唐中叶延至宋代”,而集中于五代十国时期。随后,他详细分析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帝王阶层的变化,指出五代后中国历代帝王基本脱离传统贵族出身,实现根本性身份转变。接着,他又从官僚队伍结构的变化阐述隋唐至五代士族势力渐趋衰落,五代战乱彻底打破旧官僚格局,为宋代文官体系建立扫清障碍。此外,他还从农民阶级身份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反驳了部分日本学者的“农奴制”论断。他强调唐代佃农具“良民”法律身份,而中唐“两税法”至五代的制度延续,结合战乱后无主土地分配造就新自耕农,加速土地流转,为宋代租佃制成熟奠定基础。最后,杜文玉教授着重强调了五代文化对宋代的深远影响。他指出,五代虽为“乱世”,但作为文化中心南移关键阶段,其在文学、绘画、书法、佛教等领域的积累深远影响宋代,且在中央制度、军制、科举制等层面的探索亦成为宋代制度蓝本。

互动交流环节中,我院学生围绕文献检索的注意事项、西蜀制度渊源以及墓志运用尺度等问题进行积极提问,杜教授结合自身研究经验逐一解答。最后,朱德军教授作总结发言,对杜文玉教授的学术分享致以诚挚感谢,高度肯定讲座的学术价值。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