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院团委 吴晶晶)梦想照进现实,实践砥砺成长。9月16日下午2点半,历史与社会学院201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评比交流会在花津校区圆形报告厅隆重举行。院党委副书记胡悦超,副院长刘道胜,专业主任张金俊、安建增、路幸福,团队指导教师康健,院团委书记宫超,辅导员杨静、王建辉、孔卫拿等出席了活动并担任评委。
据悉,今年学院共有25支暑期实践团队参加了此次评比。各团队结合制作精美的PPT,分别从前期筹备、活动内容、团队建设、成果总结、社会效应等方面展示了本团队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各团队用丰富的图片资料、详尽的数据分析、全面的宣传报道、丰硕的研究成果,加以汇报者声情并茂的解说,生动地向大家展示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及队员们在实践中点点滴滴的感悟与收获。评委们结合汇报情况和社会实践有关材料进行现场打分。经过激烈角逐,赴安徽省抗战遗址遗迹调研团队等4支团队荣获一等奖,赴岳西方边希望小学爱心支教团队等8支团队荣获二等奖,赴四市城市公共文化调研团队等12支团队荣获三等奖。


会后,张金俊副教授首先做了精彩点评,他认为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评比交流会让他收获许多,感动许多。他赞扬了历社学子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做到了“三结合”,即一结合年轻,承担起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二结合专业,以专业为依托,成立诸如社会学专业的空山遗老社会调查队,历史学专业的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团队等数支团队;三是结合国情,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对农田水利工程、政府购买服务等社会问题的观察和调研。张老师还给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希望当代青年学子有担当意识、有贡献精神;二是期望历社学子们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够保持自身专业性;三是鼓励在座各位同学要胸怀理想抱负。随后,院党委副书记胡悦超在总结中提出“三个感谢”,一是感谢在这个不平凡的暑假里,历社学子在江淮大地上贡献着自己的汗水和青春,每支团队的成员们都真的很优秀;二是感谢学院各位领导老师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对同学们悉心到位的指导与陪伴;三是感谢接待实践师生的单位和组织,正是这些单位和组织的宽容、支持和鼓励才让同学们有机会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这是这一种大爱,是一种社会责任与担当的体现。胡书记建议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各团队能够向暑期接待过我们的单位领导及负责人送上一份问候与祝福。两位领导老师的总结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与会每位同学都从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以实践明辨笃行,为祖国勤学修德。今年历社学院共组建6支校级重点团队、22支院级团队,364人参与到团队实践中去。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坚持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强化了社会实践作为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精彩纷呈的汇报使现场的同学们不仅学习到如何凝练提纲、组织语言、总结成果等汇报技巧,更加从一场场的汇报中看到历社学子用实践汗水绘制青春梦想的慷慨激昂。至此我院2015年度暑期社会实践评比交流会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