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社院 周贤超)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之后所实施的各种专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而专门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于专业建设。历史与社会学院共开设四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历史学、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那么,如何让2016级本科新生形成专业认同感,合理规划四年人生,成为学院所有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大事。今年9月,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各专业负责人以及相关教师先后组织开展专业报告会,旨在帮助2016级新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初步形成专业认同感。
历史学专业报告会
9月5日下午14:00,历史学专业负责人丁修真老师在就业指导报告厅与全体2016级历史新生进行了交流。丁老师主要阐述四点。第一,着重介绍了安徽师范大学的校训学风,并提出对新生的期许;第二,深入介绍了历社学院的构成以及历史专业的前世今生;第三,详细讲解了我校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制,并强调学分的重要性。第四,督促新生认真学习以及积极履行学生手册的规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报告会
9月8日上午8:3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负责人安建增老师在2010301教室与所有2016级公管新生进行了交流。首先,安老师指出公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众多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在公管专业授课。其次,安老师为新生展示了2007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公管专业目前就业方向多为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最后,安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面对新生对于公管专业的困惑,安老师深刻阐述了公共管理的通用性和在社会的重要地位,并重点强调了管理的发展意义。

社会工作专业报告会
9月9日下午16:30,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张金俊老师以及专业教师王杰老师在2040101教室与全体2016级社工新生进行了交流。首先,张老师详细地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内涵,并以中西方教育模式对比为契机告诉同学们大学应该是努力的地方,而不是享乐的场所。然后,张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们,要学会利用大学的丰富资源。他向大家推荐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江村经济》三本书,并以自身每天余留两小时看书的习惯告诉大家读书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同学们的困惑,比如社工专业的就业前景等,两位教师一一给予解答,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社会学专业报告会
9月29日晚上18:30,社会学专业负责人路幸福老师在2040101A教室与全体2016级社会新生进行了交流。路老师主要谈到五个问题。第一,如何认识大学。他认为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平台。第二,如何认识大学和职业关系。“教育只不过是防止向下的流动的手段”,他以此指出综合性大学不同于职业型学习,其应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如何认识就业。他认为就业所出现的结构失衡以及无意义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都是伪命题。第四,如何认识专业。专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人成长的平台。专业无好坏,对个人而言,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第五,如何认识社会学。社会学更注重理性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

据悉,本科新生专业报告会是我院历年的传统,旨在帮助全体新生尽快了解并熟悉自己的专业,形成专业认同感,进而更有目标地完成大学四年生活,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