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校博物馆开展文博教育体验活动

发布时间:2016-11-22   点击量:

本网讯(通讯员 孙小蕾)为了传播文博科普知识,发挥高校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功能,20161120日上午,历社学院研究生在研究生教学楼317教室、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组织开展了文博教育体验活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家长,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助管、2015级研究生班委参加了此次活动。

 

花津科普妙趣生——趣味小课堂

上午九点半,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到研究生317教室参与文博趣味小课堂活动。活动伊始,研究生王露带领学生进行破冰游戏——你演我猜,设置一系列和文博有关的词语,让小学生接龙表演,激发了他们对文博知识了解的渴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讲解员孙小蕾结合ppt《物华天宝,唯“椅”重任》、《流光溢彩,“俑”诵历史》分别讲述了椅具的发展史和唐三彩的故事。课堂中,讲解员告别填鸭式讲解方式,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预设问题,学生们争相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堂将近结束时,讲解员创设情境,采用陶泥联盟的形式进行巩固。“假如同学们是唐代的小工匠,请你们设计心中的人物俑和动物俑”,小朋友们五人一组,用粘土一起进行泥条盘筑,一起进行创造,家长在旁边指导,一起享受温馨快乐的创造过程。

 

鸠兹莘莘文博梦——博物馆寻宝

小课堂结束后,活动组织者向小学生们发放《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宝图,未进入博物馆之前,小朋友们已经摩拳擦掌。博物馆寻宝包括“浮光掠影”、 “明察秋毫”“文博之旅”、“我是小小讲解员”四大环节。“浮光掠影”即是初寻藏宝图中的宝物,小朋友们按图索骥,初步探寻博物馆中的藏品,并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尽可能多的记住文物,以数的积累促进质的提升。“明察秋毫”环节中,讲解员让小朋友们进入博物馆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文物,从名称、花纹、年代、器形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以此培养学生们的自我探究能力。“文博之旅”环节,小朋友们跟随讲解员,不时结合前两环节的积累提出问题,讲解员均给予耐心的解答。讲解结束后,讲解员提议小朋友是否愿意体验一下做一回小小讲解员,小朋友们跃跃欲试,讲解员从体态姿势到语音语调,从文化解读到历史背景给小朋友们作了示范并讲解。活动的最后,讲解员给顺利完成藏宝图任务的小朋友颁发了活动奖品。

 

此次活动充分利用了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和展品资源优势,采用博物馆教育+馆外教育+家庭教育三重科普教育模式,拓宽了素质教育的途径,寓教于乐,传播了文博科普知识,发挥了高校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功能,扩大了我校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