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社学院康健)11月12日上午,我院青年教师康健博士受台湾中国明代研究学会之邀,作了题为《明代徽州山林经济与地方社会——以徽州文书为中心的考察》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明代研究学会理事长(会长)、台湾大学历史学系衣若兰教授主持,来自中国明代研究学会的林丽月教授、巫仁恕教授、连启元教授、何淑宜教授,美国戴比得教授,及其来自中国大陆、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康健博士分别从徽州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山林物产、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的发展、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的规模、明代徽州木商的本土化经营、明代徽州山林经济与地方社会秩序的维系和有待深化的几个问题等六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康健博士提出,徽州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虽然使得粮食较为匮乏,然而山林蕴含丰富的木材、茶叶、毛竹等物产资源,为当地民众提供了衣食来源。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山林经营十分有利可图,徽州民众普遍从事山林经济。分家书、置产簿显示出,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拥有百亩山场以上业户十分普遍,甚至涌现出一些占有数千亩山场的大土地所有者。随着商业发展,为争夺林业资源,不论是宗族内部之间、异姓宗族之间,乃至夸地域之间的林业纷争都十分频繁。面对这些问题,徽州民众大多通过订立合同文约的形式来处理山场纠纷,山林经济在徽州地方秩序维系中起到重要作用。康健博士指出,山林经济是徽州民众生产生活赖以维系的生命线。
讲座结束后,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互动环节中,就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研究中的诸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巫仁恕教授、林丽月教授提出了几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如明代徽州山林经营与跨区域市场的关系,明代徽州山林经营中竹木抽分税收问题,山场买卖中价格问题,山林契约中所见里甲、乡约、保甲等基层组织在地方社会中的职能演变等。此外,其他博士、硕士也提出了一些学术问题。康健博士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各位老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就一些核心议题与各位学者进行讨论,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中国明代研究学会是台湾明史研究的重要组织,地位相当于中国大陆的中国明史研究学会,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通过此次演讲,不仅使得台湾明史学界对我院明清史研究,尤其是徽学研究有了全面认识,而且建立了我院与台湾明史学界的联系。最后,康健博士欢迎台湾、美国等海外学者到安徽师范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这将有利于加强两岸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