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院学生会 张 静 姚 兰)品味秦砖汉瓦,捧读马班文章。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喜迎安徽师范大学建校90周年华诞,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学习历史知识,讲好历史故事”的氛围。4月21日,我院于学院楼前广场隆重举办“品味秦砖汉瓦·捧读马班文章”之第十届“历史文化街”系列活动。院党委副书记胡悦超、秦汉史学刘铮博士、辅导员杨静、王建辉应邀出席仪式,我校共15个学院近150名选手参与此次活动。

【人间相聚喜 一锣定开街】
上午9时30分,开街仪式准时开始。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碧血江山,龙凤儿女。我校学子共聚于此,感受秦汉先贤的智慧思想,领略秦皇汉武的文韬武略。首先,开街仪式第一项,刘铮博士致开街辞。他指出了历史文化街已经成为引导普通同学学史、读史的文化平台,也成为专业学生学习历史,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并鼓励同学们积极读正史佳书,读传统文化。随后,辅导员杨静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第十届历史文化街系列活动。清脆的钟声唤醒尘封的记忆,指引我们追寻历史的足迹。最后,院党委副书记胡悦超清脆一声锣响,第十届历史文化街正式开街!



【漫卷风云起 秦汉绣华章】
开街仪式结束后,在礼仪的带领下,领导嘉宾移步参观六大展区。各个帐篷悉心筹备,各具特色,从建筑、科技、文学、版图、军事、政策六大层面面面俱到展示了秦汉文明的恢弘绚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以文学为主题的帐篷满屋书香,“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凰,赞叹文君其才貌超绝,尽表倾慕之意;“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舔血抚痕的八千秦俑屹立于富丽宫殿之下,那一匹匹昂首嘶鸣奋蹄欲奔的战马,仿佛看到残阳如血浴大旗,听闻北风潇潇战马嘶,穿关隘,鼓角无声现世于今;“游津门故里,览九河下梢”,渤海之处,山岳之中,八百里长城在古道中亘古而起,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领导嘉宾在各个展区前驻足停留,品味秦汉之美。加之各种趣味小游戏,答题赢奖品,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绝伦逸群 文武驱争先】
上午10点整,复赛阶段正式拉开序幕。本次游戏共设5个特色站点,分别为心随意动、穷思极想、顶觞舞乐、楚河汉界、将相合力。各代表队自行制定游戏路线,获得通关文牒时间最短者,方可进入决赛。15支参赛队伍跃跃欲试,争分夺秒角逐第一。“心随意动”环节是脑力的比拼,九张以秦汉为主题的拼图被打乱,选手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还原并讲述其历史典故;“穷思极想”环节动静结合,考验选手对历史成语的演绎;最后环节即“将相合力”。楚汉争霸时期,萧何为韩信稳住后方,使韩信前线作战无后顾之忧,将相亲密合作,在此亦考验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比赛争分夺秒的进行着,烈日炎炎下多数同学早已挥汗如雨,但依旧阻挡不住他们奔腾的步伐。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历史与社会学院拔得头筹。

【东风入弦 纸鸢高入空】
此次历史文化街中,团学骨干创新形式,将东汉时期出现的纸鸢纳入其中。DIY彩绘风筝吸引了众多师生,他们一笔一划凝神创作着自己的作品,色彩斑斓,各具特色。东风吹纸鸢,抬眼望去,广场上老师和同学们嬉笑争闹,互相比拼谁的风筝飞的更高,一片其乐融融;而蔚蓝的天空中,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风筝拖着小尾巴,荡漾在微风里,随着风儿欢快地舞蹈着。时间流逝,随着历史文化街的复赛渐渐走向尾声,风筝节也在师生们恋恋不舍中缓缓拉下帷幕。


【广发英雄帖 预热文化街】
四月伊始,我院即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历史文化街。线下有海报、宣讲会等,线上充分发挥微博、微信、QQ等多元媒体平台的作用。4月16日中午,历史文化街预热阶段在二食堂前广场举行。现场不仅有“大楚兴、陈胜王”的鱼腹中书,亦有承传统文化的易经卜卦,吸睛无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听雪,万众期待下,一场跨越古今的历史文化盛宴于4月21日如约而至。


承第九届“聆儒墨道法,睹七雄之风”之春秋战国为主题的时代盛览,第十届“历史文化街”继续开启朝代尘封,以“品味秦砖汉瓦,捧读马班文章”为主旨,带领我校师生回望秦时明月汉时关,感悟先贤智慧。历史文化街作为我院精品特色活动,我们将以此为平台,不断开启对各历史朝代盛世的尘封,向同学们展现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壮美画卷。也将以此为载体,不断增强我校学子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