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历史学院举办“鸠兹论坛”——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

编辑:吕永鑫 预审:宫超 终审:廖仲明发布时间:2025-11-13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付娆 图/陈睿峻2025年11月12日上午,历史学院“鸠兹论坛”研究生学术沙龙在花津校区文典楼B408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游欢孙担任评议专家,2024级中国史博士生陆娟主持,历史学院康晨曦、李明啸等六位博士生作为汇报人,30余名师生到场参与交流研讨。

本次学术沙龙主题为历史地理方向,汇报人从文化交流、水利史、商贸史等多个领域进行专题报告。康晨曦以《宋置“颍川府”“颍州府”辩误》为题,梳理了宋代颍州沿革,指出行政区划调整、帝王年号影响、民间称谓习惯及文献传抄误差是导致地名记载混乱的四大核心原因。李明啸在《基于GIS的洪武朝南京祭坛方位复原及区划分析——兼论朱元璋合祀天地的地理动因》中,运用GIS技术还原南京祭坛位置及与朱元璋合祀决策的关联。徐飞以《僧侣、求法与文献:十一世纪东亚佛教文化的跨国交融——以高丽大觉国师义天为中心》为题,阐述义天推动宋辽日韩佛教文献双向交流的历程。汇报结束后,游欢孙进行评议,他肯定三人文献梳理能力与问题意识,分别就史料互证、考古报告结合、文化交流的细节挖掘等提出建议。随后陆娟总结,认为三位发言人研究展现扎实基础,为后续发言提供示范。

第二组汇报中,张曙《人水协和:安徽水利工程的历史嬗变》一文中,梳理了安徽水利工程从先秦至明清的演变规律,强调人水协和智慧。张晓永则聚焦《清末民初山西商人与西北皮毛贸易研究》,依托商号信稿还原陕北—晋中—天津贸易链条,揭示晋商运作模式。随后,陆娟以《“鞞舞”“镜舞”还是“銮铃舞”?—安徽宿县褚兰“九女坟”汉墓画像石舞蹈研究》为题,考证汉墓画像石中舞人手持圆形道具的属性。第二组发言后,游欢孙点评道,本次沙龙展示了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博士生的研究基础,强调青年学子需强化问题意识、立足史料,让区域史、文化史等研究更具深度与创新性。最后陆娟作总结发言,她首先代表学院和全体参会人员感谢游欢孙教授的点评与指导,希望与会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历史研究创新,产生更多高质量成果。

沙龙在全体参会人员的合影中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展示了历史学院的学术活力,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了不同研究方向的交流,为学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