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物与文化遗产微专业前沿讲座第二期在芜湖市博物馆开讲

编辑:朱晓华 预审:宫超 终审:廖仲明发布时间:2025-09-26   点击量:

本网讯(文/欧阳沁)9月24日下午,2025年文物与文化遗产微专业前沿讲座第二期在芜湖市博物馆开讲,本期邀请我校地理与旅游学院姚景艳老师主讲,由卢建英老师组织实施。本次课堂以“芜湖近代城市建筑”为主题,结合馆内近代建筑图片、模型及史料,带领同学们梳理芜湖近代建筑的历史背景、风格特征与文化价值,串联起城市近代商业、工业、文化、医疗等领域的发展脉络。

活动伊始,姚老师以“近代芜湖城市变迁”展厅的长江沿岸老地图为切入点,指出长江芜湖段的独特流向与发达的内河航运,使其成为早年货运枢纽与商业集聚地,这一区位优势正是近代芜湖建筑发展的基石。

讲解工业建筑时,姚老师通过纺织厂旧址图片,解读大面积采光窗与规整柱式结构对纺织生产通风、采光需求的适配性;结合明远电灯厂旧址图片与史料,强调该厂对芜湖近代工业体系的支撑作用。

谈及商业与金融建筑,姚老师以中国银行旧址图片为例,分析其西洋柱式与中国传统山墙曲线结合的“中西合璧”风格;讲解文化建筑时,通过即将于十一后开放的文庙图片,阐释歇山顶、五开间等设计所遵循的传统礼制;介绍医疗建筑时,以弋矶山医院旧址图片展现其西式诊疗布局与中式庭院的融合,馆内早期医疗器械、病历档案图片亦为这段历史佐证。

在航运与民生建筑板块,姚老师依托太古码头图片,还原其作为航运贸易核心区的历史场景,解读仓储、办公用房的大跨度设计;通过长街旧址图片,介绍“前店后宅”的商铺格局及青砖灰瓦风格,提及部分建筑因90年代改造拆除,现存遗存与馆内老字号招牌、老商品图片更显珍贵。

讲座尾声,姚老师结合吉和街、天主堂周边区域图片,分享地名雅化故事与建筑风格演变。卢建英老师在总结中表示,希望此类依托博物馆展览的现场课堂,能推动更多人关注芜湖历史建筑保护,让图片资料承载的城市记忆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