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左江探雄,吴韵传薪”三国文化与历史遗迹调研团队正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探索三国历史脉络、传承中华优秀三国文化”为核心目标,团队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实地调研,队员们秉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奔赴皖苏四地三国文化遗址及博物馆,深度挖掘“乱世风云孕英才,金戈铁马铸史诗”的历史内涵。

采石矶的“藏兵洞”“瞭望台”留存着东吴江防的军事智慧,砖石间依稀可见当年水军布防的缜密思路;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内,出土的漆器、青铜刀等文物,直观展现东吴贵族的生活风貌与手工业发展水平;当涂古城墙上的“吴府造”城砖,成为东吴时期将此处作为粮仓城的实物佐证。石头城遗址公园中“鬼脸城”石壁的沧桑肌理,还原了古都建业的防御格局;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内的互动展陈,让队员们沉浸式感受到东吴都城的政治、经济生活;六朝博物馆则以其脉络化的展陈,清晰呈现出东吴文化对后续南朝文化的深远影响。北固山铁瓮城的夯土残基,凝结着三国时期军事筑城的匠心;西津渡古码头的遗存痕迹,暗藏着东吴漕运体系的繁忙过往,印证了其在南北物资转运中的重要地位。安徽博物馆馆藏的魏吴兵器,见证了两国军事技术的交锋。


调研途中,团队始终保持高昂热情,在博物馆内,同学们对照《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魏纪》等权威史籍,对文物的时代背景、史料对应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在古战场遗址,队员结合考古报告与文献记载,在老师的指导下细致还原了历史场景细节。队员们还与当地居民与游客积极开展互动交流,从多元视角了解到三国文化在当代传播的现状,同时收集到丰富的与三国相关的民间传说、地方记忆,这些鲜活的一手资料,不仅丰富了调研内容,更为后续三国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承提供了珍贵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