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帮助其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技巧,7月2日上午9:00,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文典楼西侧裙楼三楼报告厅举办“史料的选择与解读”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教师发展中心历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李应平担任主讲人,历史学院小学期全体师范生到场聆听,讲座由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华莹主持。

李应平立足一线教学痛点,直击当前部分历史课堂中史料运用的僵化现象——如教学刻板化、史观绝对化、教材选材欠严谨等问题。他以深厚的教研经验与丰富的审题实践为依托,系统构建四大核心模块:从“史料来源与选取原则”的根基阐释,到“史料教学运用中的问题”剖析;进而提出“史料有效运用的策略”,最终聚焦“史料解读的方法”。李老师援引大量学术论文强化论证,强调何成刚所言的四步法:收集史料要“全”,审查史料要“真”,了解史料要“透”,选择史料要“精”。并以此呼吁史料选取需与时俱进、体现多面视角、力求直观简洁,警惕“以论代史”的陷阱。最后,他深刻指出:“史料理解才是史料实证素养的灵魂”,引导师范生树立科学的史料运用观念。


讲座最后,孙华莹对李应平老师的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李老师的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教学指导价值,从史料选取到解读策略,为师范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孙华莹寄语全体师范生,要将本次讲座的收获融入小学期实训及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扎实提升专业能力,努力成长为高素质的“金牌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