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历史学院在校“双十佳”评选中斩获佳绩

编辑:朱晓华 预审:宫超 终审:廖仲明发布时间:2025-05-23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近日,安徽师范大学第18届“感动师大”校园精神文明十佳事迹和第21届“师大骄子”十佳大学生评选结果揭晓。历史学院“墨韵古今、书香城市”芜湖城市书房文化育人志愿服务项目获评“感动师大”校园精神文明十佳事迹,2021级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生谢易真荣获“师大骄子”十佳大学生标兵称号,两个奖项评审成绩均排名全校第一,实现“双十佳”评选获奖突破。此外,2021级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田若凡获评“师大骄子”十佳大学生提名奖。

近年来,历史学院围绕“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秉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学传统,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通过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堂1+3+3"实践育人体系,打造“知远面对面”“万籍读书会”等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和“墨韵古今,书香城市”芜湖城市书房文化育人志愿服务平台,形成了"典籍研读+社会实践+科研探索"的立体化育人模式,让学生在躬行实践、服务社会中感受文化魅力、提升素质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同时,通过微课设计大赛、历史文化街、古文功底大赛、徽学宣讲营等第二课堂素拓精品活动,多措并举增强师范生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田家炳杯”、长三角和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均获一等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事迹简介附后:

“墨韵古今,书香城市”芜湖城市书房文化育人志愿服务项目事迹简介

历史学院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芜湖市“书香城市”建设号召,整合下设9支志愿队伍,与芜湖城市书房、市文化馆等3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精心打造“墨韵古今,书香城市”芜湖城市书房文化育人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项目以学院团委为依托,围绕“文化育人”核心,在日常、寒假、暑假的全时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1+3+3”文化育人新模式。学院作为“悦”读空间共建者,组建专家学者、研究生、本科生宣讲团,开展“从芜湖看世界”系列读书会,以历史视角解码城市文化基因;作为“童”乐成长陪伴者:面向儿童及特殊儿童群体,组织手工制作、田间劳动、课业辅导等活动,让文化滋养童年;作为“化”人以文践行者:志愿者穿梭城市书房,通过图书整理、文化讲解等服务,让芜湖文脉在互动中传承。

自2019年启动以来,项目已走过六个春秋。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志愿队的志愿者们以青春之力深耕文化服务,构建起集“阅读推广、童乐守护、历史传承”于一体的城市文化驿站,为“书香芜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在此期间项目累计组织志愿者2100余人次,志愿者累计服务7711小时,惠及读者6.6万人次,与江湾书院、镜湖书苑等20余家城市书房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成为校地协同育人的亮丽名片,形成“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的志愿文化闭环。项目先后获中国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斩获第六届、第七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铜奖,2023年安徽省“志愿汇之星”组织奖、“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推荐项目等荣誉。每一次文化传递,都是点亮心灵的微光。


谢易真同学事迹材料

谢易真,女,中共预备党员,2021级历史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安徽师范大学首届“金牌师范生”,曾获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好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录取。

一、厚积薄发,一气冲得五连冠

谢易真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暑期小学期的淬炼和学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下,先后荣获安徽师范大学第二十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2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五届长三角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四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三等奖、第九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实现了“国家级-长三角地区-省级-校级-院级”五级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大满贯的突破。此外累计获得其他校级以上奖项和荣誉32项,努力为金牌师范生成长计划奠基。

二、千锤百炼,四载寒暑强技能

五连冠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背后凝聚的是谢易真同学四载寒暑千锤百炼的付出与坚持。在暑期小学期的专项集训中,她白天观摩一线课堂、上台实训试讲,夜晚对照视频逐帧完善语言表达;主动联系全国教学名师,并在其指导下打磨精品教案40余次,荣获安徽师范大学首届“行知杯”金牌师范生素养展评活动教案展评与模拟授课双项一等奖,并作为我校师范生代表面向全省展示。她更将充电赋能的活动从小学期的系统突击延续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以师大博物馆为基点,四年如一日编写讲解文物七百余件,接待访客一万两千人次,专门录制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文物讲解视频,弘扬徽风皖韵,讲好师大故事。

三、以梦为马,金牌师范我代言

谢易真同学矢志不渝赓续学院十五年如一日的支教薪火,和团队在白马社区通过志愿宣讲、课后服务等方式募得10000元善款,赴岳西县方边希望小学开展爱心支教与资助、联动村委会开展党史宣传教育与爱心宣讲5场、撰写新闻稿与公众号推文25篇,以多彩知识和温情陪伴助力乡村孩子实现走出大山的梦想,在多元的志愿服务中传播教育的厚度与师大的温度,事迹被中国青年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她还积极投身到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的火热实践中,作为安徽省南陵中学实习小组组长,担任高二(22)班实习历史教师与实习班主任一职,获评优秀实习生,并带领团队获评校级优秀实习小组。期间她深入参与一线教学、班主任管理、周考命题与阅卷、校史编研、校园文化节评委等工作,积极参加市级教研活动;与50名学生早晚接触,授课总课时数120节,并开展公开课1次;多次开展紧跟时事、结合乡土特色、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班会;积极与家长沟通,调研并及时反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助力形成家校良性协同互动。

她始终致力于讲好专业历史课,在赓续千载文脉中传递金牌师范生的价值观;更讲好大思政课,在弘扬徽风皖韵中担当时代新青年的使命与责任,她参与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教育部级展示,以及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银奖、第十届“华图杯”模拟面试大赛省级银奖。

去年,她在“留皖兴业”主题活动上为金牌师范生代言,传播师大最强音;今年,她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在全国最高师范学府继续深造;未来,她立志以金牌导师的身份重回师大,与更多的金牌师范生共同回馈母校悉心培育,建设祖国教育事业。

三尺讲台绘丹心,百年树人传薪火。从教学竞赛的巅峰对决到教育实践的深耕细作,从学术深造的执着求索到志愿服务的温暖传递,谢易真同学始终以历史教育的星火点亮万千心灯,以师范精神的笔墨书写育人华章,在新时代教育振兴的画卷上,镌刻属于青年师范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