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辞竞秀,墨韵争辉 ——历史学院第六届“古文功底大比拼”决赛顺利举行

编辑:朱晓华 预审:宫超 终审:顾凌发布时间:2024-12-01   点击量:

本网讯(图/阮婷婷 文/付童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与热爱,展现当代青年坚实的古文功底与丰富的历史储备,11月30日下午,历史学院于文典楼B108举行第六届“文辞竞秀,墨韵争辉”古文功底大比拼活动决赛。专业教师王月、王平子、孙光耀应邀出席并担任评委。

521DF

经过前期笔试初选,共有六位选手挺进决赛。决赛分为PPT汇报和现场答题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中,每位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所选择的古文进行翻译和讲解。选手们准备充分,《伯牙鼓琴》由“高山流水”联想到地球在宇宙寻觅知音,《师说》现古师者之风并以其为范,《皇极》诉古代君王大中至正之道,《盐铁论》剖析不同贫富观,《史记·货殖列传》论儒家原始义利观,《归去来兮辞》展靖节先生风骨。第二环节为现场答题,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古今对话,即繁简字转换;指点江山,即对文段进行句读朗诵和翻译;第三个部分为通识古今,即对PPT上展示的题目进行抢答,对选手的反应力、知识储备和知识调动力有极大考验。最终,通过激烈的比拼,赵博涛获得一等奖,王清、张娴获得二等奖,李墨、张威、杨昊获得三等奖。

63FFD8ECBD

评委老师对选手们在比赛展现出的优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就PPT汇报和现场答题环节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有效指导。孙光耀老师提出要选择研究参考性高的古文版本,严谨分析古文背景与词句具体含义,做到古文知识积累日常化。王平子老师指出选手的古文选择要与历史研究方向和课程内容相契合,材料来源专业化、严谨化、学术化。王月老师则就PPT汇报时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师范生应强化教学汇报技能,注重古文学习,提升古文研究能力。

61D3A

性灵彰道著,文骨载风仪。作为历史学院的特色活动,“古文功底大比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以提升历史学子古文功底、增加历史学子古文知识储备为目的,在展示历史悠远深厚的智慧的同时展现出历史学子躬行不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56D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