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暑期小学期进行时】历史学院“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二):认识学科教学本质,做有见地的中学历史教师

编辑:韩雪 预审:宫超 终审:顾凌发布时间:2024-07-23   点击量:

本网讯(图/谭勋尹 文/张晨阳)为进一步深化师范生职业认知,7月20日下午,历史学院在文典楼西侧裙楼三楼报告厅开设“名师面对面”系列讲座第二讲,邀请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历史教研员刘宏法做“认识学科教学本质,做有见地的中学历史教师”主题分享,历史学院小学期全体师范生到场听讲,讲座由学院基础教育教研室副主任杨昭主持。

刘宏法老师从历史学本质的领悟、教育教学本质追求、历史教学本质探究、学情认知可能维度四方面,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历,对如何成为一名有独立见解、充分认识并发挥历史学科本质特色的历史教师进行了精彩阐释。刘老师引用十位中外著名史学家的名言,表明历史学本质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如实描述,培养深入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强调中学历史教师一定要树立历史学科自信,对班级学生要做到“一个都不落下”;引用十位中外著名教育家的名言,明确教育教学本质追求是得而教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立德树人、终生学习;从课标、教材、命题三方面入手,说明中学历史教师要适应并依据学情合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处理好“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关系,不局限于传统固定的教学思维,坚持教学人本化,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基本情况、学科学习、学习内容三方面阐释了如何衡量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最后,刘老师对如何做有视野有见地的教师做出总结:在抓住学科发展本质的前提下,掌握教育教学本质的基础,理解历史教学规律方法,掌握学生现实状况的手段。

杨昭老师在总结时表示这是一场启发意义非凡的讲座,历史师范生应当通过刘老师的分享形成自己的认知,感悟历史学科教学的本质,把握住最核心人文思想,常思考如何利用历史来育人,注重实际,注重具体的时空。

历史学院始终致力于优化师范生培养体系,希望未来的历史师范生们将能够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培养出更多具有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本次讲座旨在启发历史师范生思考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特性,学院意在激励并鞭策每一位同学,以不懈奋斗之姿,矢志成为卓越的人民教师。在小学期及后续的学习征途中,同学们定能将所学之识深植于心、践之于行,于漫漫求知之路,邂逅更加卓越的自我,成就金牌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