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27日至28日,历史系1977级校友隆重举行毕业41周年返校聚会,这也是该班毕业后的第10次聚会。
历史系1977级自1982年1月毕业后,先后在芜湖、合肥、深圳、上海、黄山、南京举办过9次聚会。经过芜湖筹备组的不懈努力与合肥同学的大力支持,毕业41周年聚会终于如期举行。10月27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赶到铁山宾馆紫岚阁报到,在签名墙上签名留影。远在英国的朱恩平同学也提前回国参加聚会。共有46位同学参加聚会。晚上,在宴会厅举行了气氛热烈的欢迎宴会。聚会筹备组组长王肃介绍了2022年以来的筹备情况。据统计,全班健在的80位同学平均年龄为69.025岁。班长顾巢陵代表全班同学致辞,感恩老师的教诲,感谢同学的友情。顾巢陵和团支部书记张南代表大家向历史学院敬献了礼品。历史学院顾凌书记和刘道胜院长出席了欢迎晚宴。刘道胜院长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感谢校友对学院的支持帮助。当年的专业课教师裘士京老师、李运明老师和辅导员施兴和老师相继讲话,回忆和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8日上午,一行人来到赭山校区,在田家炳教育书院前合影留念。阔别41年后,大家第一次回到了原来上课的教学楼208教室(现为211教室)。寻找当年自己坐过的座位,重温曾经的学习生活。在一首首老歌的烘托下,投影仪里播放四年求学期间和毕业后的一帧帧照片,勾起了大家点点滴滴的回忆。在顾巢陵的主持下,同学们一个个上台发言,回首往事,畅叙友情。王朔柏还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在美国的陈意新同学通话,转告大家的问候。座谈会后,大家漫步在校园,荷花塘边留影,宿舍楼前驻足。中午在学生食堂凭校友午餐券就餐,品味大学生活。下午,大家乘大巴来到花津校区参观校史馆和博物馆。在校史馆,大家通过照片和实物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并为历史系1977级毕业照被收入校史馆陈列而感到自豪。在博物馆,裘士京老师不辞劳苦,亲自为大家讲解,详细介绍每一件文物,并耐心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博物馆卢建英老师也为大家做了部分讲解。同学们还参观了五楼陈列的全部家具。整个参观历时一个多小时,是博物馆接待校友参观时间最长的一次。



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娱乐晚会开始了。有独唱《多情的土地》、《天边》、《花妖》,有独舞《桃花渡》,有京剧片段《光辉照儿永向前》,还有男女声二重唱《真的好想你》,二胡独奏《春江花月夜》,独奏《蔷薇花》《望春风》。一首乐器合奏《我的祖国》,台上演奏,台下高歌,上下呼应,使晚会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固定节目表演完,临场发挥又接踵而至。日语版的二重唱《北国之春》让人耳目一新,小合唱《啊朋友再见》余味无穷……晚会在《难忘今宵》的大合唱中结束。

29日上午,大家依依惜别踏上归程。同学们相约,有机会再相聚。五年聚一次时间太长,以后要改为三年一聚。历史系1977级是一团火,火不灭,要一直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