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地域·族群·国家:历史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理论探索”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编辑:刘丽 预审:韩家炳 终审:宫超发布时间:2023-08-28   点击量:

 

本网讯(历史学院)2023年7月18日至20日,由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术月刊》编辑部、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举办,黄山学院协办的“地域·族群·国家:历史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理论探索”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黄山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华侨大学、贵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国内20余所高校以及多家学术媒体6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历史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理论启示。

开幕式环节,黄山学院李庆宏校长、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中心郑振满主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道胜院长、《学术月刊》编辑部周奇编辑分别致辞。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马陵合教授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主要分为主旨发言、分组讨论和自由讨论三个环节。在主旨发言中,厦门大学郑振满、中山大学刘志伟、复旦大学王振忠和上海交通大学张佩国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深入理解区域、族群、国家提出新见。《学术月刊》编辑部周奇编辑主持大会主旨发言。

在分组讨论环节中,为方便与会学者报告、评议,这次会议分设九个小组,讨论了“地域与族群”“国家与社会”“技术与治理”等若干议题。分组讨论结束后,与会学者围绕“历史人类学的进展及路径”进行了自由讨论。

最后,安徽师范大学刘道胜院长代表会议主办方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支持、关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发展!

总体而言,本次历史人类学研讨会,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遗传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齐聚一堂,相互切磋问学,增进了对历史人类学的认识和研究。一方面,继续挖掘民间历史文献,在此基础上转换视角,将目光从区域研究延伸到跨区域研究,从历史解释延伸到文化遗产保护,尝试提升和总结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另一方面,不断开拓眼界,转变方法,利用现代技术扩宽史料范围,将分子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等与历史学结合起来,重新审视历史研究中的固有认知和模糊认知,尝试开拓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眼光向下,关注下层百姓,在理论和方法上,力图推进历史人类学中国经验和理论的发展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