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历史学院 文/阮健 图/曾晨)文采飞扬,笔墨生香。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水平,提升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5月17日下午,历史学院第二届“鸠兹杯”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在行知楼2050101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研究生导师郑小春、黄华平、林生海及世界史支部书记杜英担任评委,历史学院副院长韩家炳、研究生辅导员吕永鑫等80余名师生参会。

韩家炳作比赛致辞,表示研究生应当多读书,读好书,写出好文章,他提醒参赛选手要放开手脚,积极汇报,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本次决赛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论文汇报顺序,并由四位评委老师现场提问并打分。选手们从宋代科举梦演变探析、明代徽州家谱中“贤而位高者”作序现象述论、康熙七年郯城地震研究到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从梁启超对日外交思想研究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形象在中国的变迁。参与角逐的十七篇论文来自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涉及古今中外各个方面。选手们准备充分,围绕论文选题缘由、学术背景、研究思路等方面一一详细汇报,为大家呈现一场生动的学术盛宴。评委老师们结合汇报内容,就史料运用、论文结构等具体细节提出修改意见。提问环节,与会同学踊跃举手发言,比赛现场气氛热烈。经过激烈的竞争,21级近代史硕士郭少伟以“政治对峙与逐利脱序的双重困局:1922-1929年京奉铁路债务纠纷研究”一文荣获一等奖,22级学科教学赵薇、22级古代史李玉杰荣获二等奖,21级近代史的史孝武、22级世界史的华婉蓉和22级学科教学的张毅荣获三等奖。

比赛最后,郑小春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总结点评。他肯定了举办学术论文大赛的重要意义,并强调研究生撰写论文时一定要具有问题意识,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创新和突破。除此之外,他还告诫与会同学,日后进行学术研究时,“要注重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培养学术规范意识,只有做到内容和形式并举,才能保证论文质量,增强学术水平”。

“鸠兹杯”学术论文大赛是历史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的精品学术活动,旨在通过进行现场论文汇报和答辩的方式,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此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与学术素养。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对推动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发展,促进历史学院学术交流与创新也有重要意义。
